是什么铸就了英雄的丰碑?
发布日期:2018-09-30    作者:    来源:    点击量:0    分享到:
六十一甲子,沧海桑田,2018年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60周年。抚今思昔,在这个慎终追远、礼奠先人的日子里,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忠肝义胆的英雄之士,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,为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抛头颅、洒热血,枕戈待旦、舍身取义、慷慨赴死。他们的义举如同丰碑,在人民心中永垂不朽,必将流芳百世。

英雄的丰碑是用“只解沙场为国死,何须马革裹尸还”的“忠魂”铸就的。

忆往昔峥嵘岁月,忠诚,是以革命先烈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底色。因为有对国家和民族的拳拳忠诚之心,才能在国家危难间奋勇当先,董存瑞、邱少云、黄继光……以及无数我们不知道名字默默牺牲的无名英雄们,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、恪尽职守的高贵品格,用宝贵的生命和热血践行了共产党员“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”的初心和誓言;他们以不怕牺牲、视死如归的精神许党报国,书写了舍“小我”铸“大我”的人生答卷。他们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、时代楷模,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牺牲的崇高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,是全体党员,尤其是我们这些长在红旗下的后辈们学习的榜样。

英雄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,和平的新时期同样需要“忠魂”。对党忠诚,是对每个党员最基本的要求,始终保持对党的崇高理想和使命的自觉认知,才能始终保持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决心定力,才能成为外化于形的无尽动力,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。

英雄的丰碑是用“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”的“铁血”铸就的。

2014年7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叙说了一个平凡却伟大的故事。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,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,他们全部战死沙场。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庄户人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,“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,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”,横批是“抗战到底”。这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,是“砍头不要紧,只要主义真”的精神信仰,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冲锋号。

近代22年的武装斗争,我们国家从弱小逐渐走向强大,靠的是什么?靠的就是我们的军队强大的战斗意志。纵然敌众我寡,纵然身陷重围,但是我们有敢于冲锋陷阵的勇气,我们有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毅力。剑锋所指,便是硝烟四起、所向披靡。革命先烈们“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”的战斗精神造就了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,我们必须不忘历史,不断从中汲取营养、凝聚力量,让这种不怕牺牲、不畏强敌的铁血精神接续传承,使“血性基因”融入骨血,用不卑不亢的姿态从容屹立在世界的东方。

英雄的丰碑是用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的“丹心”铸就的。

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,只要对国家有利的事,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,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。透过鲜红的党旗,我们仿佛又看到在军阀铡刀前毫无惧色的刘胡兰;我们仿佛感受到江姐在敌人酷刑下那撕心裂肺的痛楚;我们仿佛又听到英雄儿女王成“为了胜利,请向我开炮!”的豪迈呐喊……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生动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。在他们的激励下,一代代共产党员前仆后继,换来了繁荣昌盛的新时代,使党旗飘扬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。

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,虽然没有战火洗礼,没有枪炮轰鸣,爱国丹心却始终如一。建设初期,有好人雷锋、铁人王进喜、焦裕禄等为新中国发展默默奉献,在改革开放最前沿,有孔繁森、牛玉儒作为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。在如今繁荣发展的新时期,又有黄群、宋月才、姜开斌等面对第18号台风“温比亚”的肆虐,为保护国家重点试验平台不受破坏,挺身而出,英勇牺牲……

“魂魄托日月,肝胆照后人。”习近平总书记曾说,“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、成就英雄、英雄辈出的民族,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”。烈士纪念日如同一座无形的人民英雄纪念碑,提醒我们勿忘历史、缅怀先烈,因为只有铭记历史,我们才能走得更远。